后苑观双竹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 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 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 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 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 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译文:

这首诗作者胡宿是北宋人,并非唐代。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这祥瑞的竹子彰显着天生的特质,吉祥的竹枝感应到皇帝的亲临。 它们一同承受着天地自然的化育之力,都怀有如同在岁寒中坚守的高尚品格。 它们有着如同笙箫般独特的资质,仿佛能完全蕴含音律之美。 各自独立的竹根都钻出地面,刚劲的竹子不久就能聚集成林。 它们蒙受着如非烟般祥瑞气息的润泽,饱含着宫廷御水的滋养。 在风的吹拂下,它们相互交织着发出悦耳的声响,在月光下彼此交错,洒下摇曳的阴影。 秋天竹实成熟,让人想起传说中的威凤;春天的竹枝上栖息着美丽的鸟儿。 皇帝停下翠华车驾来观赏这竹子,众多显贵也因这赏竹之兴聚集在此。 如今正值像《易经》中震卦所象征的兴盛时期,如同商岩的贤才即将为天下降下甘霖。 皇家的宗族就像这竹子一样从此繁茂昌盛,长久地庇佑着国家这巍峨的玉山之岑。
关于作者
宋代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