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典礼惟周旧,经文在鲁余。 西清开缥帙,东面授丹书。 访道前厘席,崇风厚石渠。 研覃忘日旰,图绘极霞舒。 千载逢亨际,三冬罢讲初。 圣怀轻璧马,慈宴乐蒲鱼。 妙技通神细,清商按曲徐。 炉香分汉殿,鼎味出尧除。 诸老恩同醉,孤臣艺最疏。 至仁何以报,忠义即琼踞。

译文:

在礼仪制度方面,唯有周朝的旧制最为完善,儒家经典《周礼》在经历传承后,留存于鲁国的版本得以流传下来。 在皇宫西清之地,打开那淡青色的书套取出珍贵典籍,老师面向东方,向学生传授用朱笔书写的重要经文。 为了访求治国之道,特地整理好坐席认真聆听讲解,推崇教化之风,让石渠阁这样的藏书讲学之地更受重视。 大家深入钻研,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天色已晚。讲解的内容丰富精彩,就如同云霞舒展般绚丽。 我们有幸在千年难遇的亨通之世相逢,经过漫长冬季的讲学,如今才刚刚结束。 皇上心怀高远,不看重美玉和良马这样的宝物,而是举办慈爱祥和的宴会,用蒲菜、鲜鱼等美食款待大家。 宴会上艺人的绝妙技艺出神入化、细腻精湛,乐师弹奏清商之曲,节奏舒缓悠扬。 宫殿里的香炉散发着香烟,如同汉朝宫殿里的景象一般;御膳房端出的美味佳肴,仿佛是出自尧帝时代的御厨之手。 各位老臣都在皇恩的沐浴下沉醉其中,而我这个臣子才学最为浅陋。 面对皇上如此深厚的仁德,我该如何报答呢?唯有秉持忠义之心,这便是我心中最珍贵的美玉。
关于作者
宋代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