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仁宗皇帝词 其二

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 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 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

译文:

你可能存在一些信息误差,胡宿是北宋人。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帝王向来遵循依山而葬的规制,当仁宗皇帝下葬时,天下臣民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仁宗皇帝所葬的寿原,依次与之前的三位圣君陵墓相连接,他的神灵之驾在众多神灵的簇拥下疾驰而去。 人们的哀怨之情融入了那悲切的笳箫乐曲里,庄严的仪仗中陈列着宝剑和鞋子等象征威仪的器物。 如今这里只空留着当年送葬人马经过的痕迹,而仁宗皇帝却再也不能像传说中的西王母与周穆王那样到瑶池去赴宴游乐了。
关于作者
宋代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