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望夕供养大阿罗汉画像作

端月戒熙阳,望舒秀圆极。 洗心乘佳节,瞻像洗慈德。 穆穆屋漏尊,虚堂与神寂。 绘境纷自奇,法性非所得。 人貌含天虚,仿佛若真觌。 示现随三界,精感超六识。 华灯列清场,宝炷熏梵席。 妙意随春融,疑怀逐冰释。 欲赞已忘言,拳拳自终夕。

译文:

正月里,和煦的阳光洒下,月亮在这十五日的夜晚,圆满到了极致,皎洁明亮。 我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洗净内心的纷扰,虔诚地瞻仰大阿罗汉的画像,感受着他那慈悲的德行。 在这安静的室内,画像中阿罗汉的尊容庄严肃穆,空荡荡的厅堂也仿佛充满了神圣静谧的气息。 画中的境界丰富多彩,奇妙非常,然而佛法的真谛却难以从这画像中完全领悟。 画像上阿罗汉的面容蕴含着天地间的空灵,我看着他,就好像真的见到了他本人一样。 他能在三界中随意示现各种形象,他的精神感召超越了我们凡人的六种感官认知。 明亮的花灯整齐地排列在清净的场地,珍贵的香炷燃起的香烟袅袅,熏染着这供奉佛法的席位。 我的内心也随着这春天的气息,慢慢融入了这份美妙的意境,原本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就像冰雪遇到暖阳一样渐渐消散。 我想赞美这一切,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只能怀着这拳拳的心意,默默地度过这一整个夜晚。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