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摄事南郊斋宫感怀作

履至谨冬祀,摄职叨上公。 洗心奉明诫,祗宿城南宫。 芳岁正遒莫,熙阳殊未融。 西郊淡颓景,北牖来朔风。 骛野骋归兽,缘云号征鸿。 夕坐无晤言,情条结深衷。 自抚韦布陋,奚堪廊庙崇。 观瞻动众目,跼蹐愁我躬。 自古经纬才,因势犹污隆。 夔禹值虞奋,孔墨遭周穷。 如何一介士,蔑著横草功。 仰被天宇施,遂济人爵丰。 较能劣涓𡏖,荷宠逾华嵩。 物理自非是,神鉴安可蒙。 区区谢病志,终冀回天聪。

译文:

我恭敬严谨地对待冬至这天的祭祀活动,很荣幸能以三公之位代行祭祀职责。我净化内心,虔诚地遵从神明的告诫,恭敬地在城南的斋宫住宿。 美好的岁月正匆匆走向年末,温暖的阳光还没有驱散寒意。西郊的落日黯淡无光,北窗吹来了凛冽的北风。野外奔跑着急于归巢的野兽,天边云端传来征鸿的哀号。 傍晚独坐,无人可以交谈,心中的愁绪如乱麻般纠结。我暗自思量自己出身寒微,哪里担当得起朝廷给予的崇高职位呢。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让我局促不安、满心忧愁。 自古以来,那些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也会因时势不同而命运有起伏。夔和禹遇到了圣明的虞舜得以施展才华,孔子和墨子却在周朝衰败时四处碰壁、穷困潦倒。 而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士人,没有立下丝毫微小的功劳。却仰仗着上天的恩赐,获得了丰厚的官爵。相比我的才能,不过如涓滴泥沙般微小,可承受的恩宠却超过了华山和嵩山。 从常理来看这是不合理的,又怎么能蒙蔽神明的洞察呢。我那诚恳的因病辞官的想法,最终还是希望能让皇上知晓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