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古

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 官余六百石,辄自移疾去。 富贵非不怀,殆辱亦先虑。 嗟我材下中,叨恩最蕃庶。 尧庭纳言职,轩野方明御。 服衮作槐班,曳履南宫署。 虽经斥免诮,尚玷高华处。 徒有守直弦,何能借前箸。 愚甘六马对,谗恨三物诅。 年来感衰疾,倦鸟思返翥。 抗心望先哲,俯首惭昔誉。 西景尚可收,归辕未云遽。 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

译文:

古代有位贤明的人叫邴曼容,他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隐居避世,都能遵循正确的原则。当他的官职俸禄达到六百石的时候,就主动称病辞官离开了。 他并非不向往富贵,只是在享受富贵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可能会面临的屈辱。 可叹我才能处于中下水平,却得到了朝廷特别丰厚的恩宠。我担任着如同尧帝朝廷中纳言那样重要的官职,如同黄帝出行时方明为其驾车一样,在朝堂上有着一定的地位。我穿着礼服位列朝班,在南宫官署中履职。 虽然我也曾遭到斥责和罢免的讥讽,但至今仍占据着显要的职位,玷污了这高贵荣耀的位置。我空有坚守正直的志向,却没有像张良那样为君主出谋划策的能力。 我愚蠢地甘愿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还怨恨那些用不实之词诋毁我的人。近年来,我感受到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就像疲倦的鸟儿渴望归巢一样,我也渴望回归。 我内心敬仰古代的贤哲,低下头来又为自己从前得到的赞誉而感到惭愧。 夕阳的余晖还可以挽留,我现在回归故里也不算太晚。倘若以古代贤人的标准来看待我,希望大家或许能够原谅我的不足。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