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三首 其三

薄伐乃中谋,和亲非上策。 匈奴负汉恩,男儿喜边檄。 故岁出定襄,今年救张掖。 沙平落日黄,月迥遥峰白。 急击右地兵,连俘月支馘。 幕府省文书,家人非尺籍。 夜拔五岭旗,晨追六骡迹。 陛下焚谤书,孤臣勒燕石。

译文:

对匈奴进行讨伐才是恰当的策略,与他们和亲并非上策。匈奴辜负了汉朝给予的恩惠,而有志男儿都渴望到边疆去建立功业。 去年军队出兵定襄郡作战,今年又前往张掖郡救援。沙漠平坦广阔,落日的余晖将其染成一片金黄;月亮高悬,远处的山峰在月光映照下泛着白光。 将士们迅速出击攻打匈奴右地的军队,接连俘获月支人的首级。将军幕府中简化了繁琐的文书事务,士兵们家中也没有军籍的困扰。 夜里他们拔掉了敌军五岭上的旗帜,清晨又追踪着匈奴单于逃跑的踪迹继续追击。 陛下像当年的汉高祖一样焚毁那些诽谤大臣的书信,对臣子充分信任,而我这孤独的臣子也希望能像窦宪一样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留下不朽的功勋。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