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秋兴示仲氏子京

秋律荡华序,浓云生夕阴。 群芳伴雨泣,百窍随风吟。 衰萤灭遥径,倦翼翔故林。 暗隙湿已逗,孤灯青欲沈。 愁人此遥夜,万虑集幽衿。 欢绪未盈尺,忧端已越寻。 借问所以然,出处谬素心。 家世本丘壑,才具非璆琳。 灵根夙已殒,野服良所钦。 搴芝幽涧畔,擉鳖故溪浔。 擉尔滥官牒,今焉旅华簪。 兄弟见羁鞅,交朋頼幽箴。 尔讲坏壁简,我攀群玉岑。 严枚交逸藻,潘陆嗣清音。 群才方搆厦,短绠徒汲深。 狂迷顿缨鹿,踉跄乘轩禽。 归来翳编翟,况乃贯愁霖。 求薪动逾桂,鬻赋靡酬金。 原病固为累,朔饥非所任。 犹欣共姜被,岁宴乐愔愔。

译文:

在这秋天的时节,它的规律正荡涤着美好的时光,傍晚时分浓浓的乌云涌起,天色变得阴沉。 众多的花朵仿佛伴着秋雨在哭泣,世间各种孔隙都随着秋风发出低吟。 那衰弱的萤火虫在远处的小径上渐渐熄灭了光亮,疲倦的鸟儿朝着旧日栖息的树林飞翔。 黑暗的缝隙中已经渗透进了湿气,孤零零的一盏灯,那青色的光也快要熄灭。 我这个满怀愁绪的人,在这漫长的夜里,万千思绪都聚集在我幽深的内心。 欢乐的情绪还不足一尺之长,忧愁的思绪却早已超过了八尺之多。 若问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的出仕和归隐都违背了我向来的心意。 我的家族原本就喜爱隐居山林,我的才能也并非像美玉那般珍贵。 我内心的灵根早已枯萎,我其实很钦羡那身着粗布衣服隐居的生活。 我本想在幽深的山涧旁采摘灵芝,在故乡的溪边用叉子叉鳖。 可如今却不称职地拿着官府的文书,在这里戴着华贵的簪子为官。 兄弟都被官场的羁绊束缚,还好有知心的朋友能给予我深刻的劝诫。 你在破旧的墙壁下研读简册,我在文学的高峰上奋力攀登。 像严忌、枚乘那样的人交流着美妙的辞藻,潘岳、陆机那样的人传承着清婉的音韵。 众多有才华的人正在合力构建大厦,而我就像短绳却要去汲深井里的水,力不从心。 我就像那疯狂迷失、挣脱绳索的鹿,又像那脚步踉跄却乘坐着轩车的鸟。 我渴望回到家中,用编的翟羽来遮蔽自己,更何况此刻还一直下着恼人的愁雨。 在这里求取柴薪的花费比桂木还贵,出售自己的辞赋也换不来多少酬金。 体弱多病本就成为我的拖累,饥饿更是我难以承受的。 不过我还是欣慰能和你同盖一床被子,在这一年将尽的时候,享受这份宁静的快乐。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