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充国书报都中葺所居初成辄以自慰作一首寄子京

昔贵三公第,今营一亩居。 聊堪避燥湿,兼欲贮琴书。 兽窟犹思骋,鹪巢不愿余。 长安穷僻地,吾亦爱吾庐。

译文:

过去啊,我看重的是像三公那样显贵之人所住的府邸;如今呢,我只经营着这一亩大小的居所。 这居所啊,勉强能够让我避开潮湿和干燥的不良环境,同时也能存放我的琴和书籍。 我就像困在兽窟里的野兽,依然想着能尽情驰骋;又像鹪鹩筑巢,只求有容身之地,并不贪求多余的东西。 长安这地方,我这居所处于又穷又偏僻之处,但我也深深地喜爱着我这小小的庐舍。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