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静海高簿

城阙曙乌啼,行人叹解携。 旧欢苹鹿散,新意棘鸾栖。 淮月涵孤蚌,江云杂断霓。 漉沙应搆赋,春澥正平隄。

译文:

清晨,城阙之上,报晓的乌鸦声声啼叫。即将远行的人啊,不禁为这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叹息。 过去那些欢乐的时光,就像在草丛中嬉戏的小鹿一样,如今已经四散而去,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与境遇里,你就如同一只鸾鸟栖息在荆棘丛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未知。 淮河上的明月,静静地洒在水面,好似包容着那孤独的河蚌。江上的云朵,与那断断续续的霓虹相互交织,构成一幅朦胧的画面。 你到了那里,在沙滩上劳作的时候,说不定会像古人一样有感而发创作出美妙的辞赋呢。春天的海边,江堤正被涨起的潮水慢慢抚平,呈现出一片平和的景象。 注:“高簿”指担任主簿的姓高之人,“解携”即分手、离别,“苹鹿”出自《易经》,比喻欢乐的生活,“棘鸾”表示处于困境中的贤才。此诗翻译结合了诗意与意象,可能存在理解差异。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