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秋思六首 其二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鲈鱼轻客宦,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译文:

自古以来,秋天的景象总是引发人们的悲叹,它常常让人心生黯然、伤感,使灵魂也仿佛被哀愁笼罩。 就像张翰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美味,毅然放弃了在外的官职,我也对这漂泊的仕途感到轻视;又如同那团扇被弃置一旁,感受到君王恩宠不再的无奈,我也有类似的感慨。 颍水边上的浅滩,寒冷的河水在旷野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嵩山的云朵倾斜着,隐隐约约露出山下的村落。 我知道在这天地之间,已经有了我该停下脚步的地方,我打算回到那里,关上柴门,过着宁静的归隐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