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

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 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 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译文:

人到晚年,我踏上了这清淮之路,一路上走走停停,多次向人打听前行的渡口。 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天空与水面似乎连为一体,难以分辨界限。我乘坐的小船缓缓前行,两岸的树木仿佛热情好客的友人,纷纷迎面向我靠拢。 饥饿的野鸭贪婪地追逐着鱼儿,一头扎进水里不见了踪影。高空的鸿雁正望着江中小洲,沿着岸边稳稳飞行。 楚地故乡的梅花和柳树,似乎已提前感知到了春天的气息,绽放出生机与活力,它们仿佛在安慰着我这漂泊的旅人呢。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