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三首 其一

地迥楼堪倚,天长日更劳。 何须云渺渺,况自叶骚骚。 脱兔横冈远,冥鸿避弋高。 四愁休徧咏,俱是一沾袍。

译文:

我站在这地势高远的北楼上,它很适合人凭倚眺望。天空辽阔,这一日的时光似乎格外漫长,让人心中不免感到疲惫。 哪里还需要那云雾茫茫增添我的愁绪呢,更何况树叶还在沙沙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哀愁。 远处,敏捷的兔子越过山冈,消失在远方;高空里,鸿雁为了躲避猎人的箭,拼命往高处飞去。 不要再一首首地吟咏那《四愁诗》了,因为无论哪一种愁绪,都会让我的泪水沾湿衣裳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