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作

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 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 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 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

译文:

迎接春天才过了十天,按照月历来看,蓂荚已经长出了三片(古代传说蓂荚从每月初一开始,每天长一片荚,到月半共十五片,从十六日起,每天落一片荚,到月底落完,这里用以表示日期)。 池塘的水面上,冰层开始融化,呈现出一片新的洁白;山峦的光影中,又恢复了往日的青绿。 那玉制的律管里葭灰飞动(古代用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这意味着节气在流转;酒瓮里的新酒已经发酵,涨满了金瓶。 我要多准备一些游春赏景的用具,在这宴饮的场合可不能独自保持清醒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