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 地归裂残壤,天洗战余尘。 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 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 轻重非关鼎,兴亡要在人。 旧都纷秀麦,前事徧书筠。 哲后疑图暇,西厢访古频。 终篇见成败,摘句屡咨询。 青史嘉遗直,元龟遗圣辰。 愿将稽古意,万一助尧仁。
进读唐书终帙
译文:
隋朝末年,那重重的阴霾已经到了极点,天下一片昏暗混乱。而唐朝顺应天命,开启了新的时代。
曾经被分裂割据得七零八落的土地,如今重新回归统一;经历了多年战争,如同被战火弄脏的天空,也洗净了那战后的尘埃。
唐朝强大起来后,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纷纷前来纳贡,他们争着陪同天子在二月进行巡视。
唐太宗设立了文学馆,让众多才俊贤能之士进入瀛洲般的圣地,而凌烟阁上绘满了那些辅佐唐朝建立功勋的名臣画像。
国家的兴衰成败,并非取决于象征权力的鼎器,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人。
昔日隋朝的旧都,如今田野里长满了秀美的麦子,那些过往的事情都详细地记载在竹简书册之上。
贤明的君主即使在处理政务的闲暇时刻,也会怀疑历史中的记载是否有偏差,常常到西厢房去频繁地查阅古代典籍。
读完这一整部《唐书》,能清晰地看到朝代的成败兴衰,还能通过书中摘取的语句,多次去咨询历史背后的道理。
青史向来嘉许那些秉笔直书的史官,他们留下的史实如同大龟壳一样,为圣明的时代提供借鉴。
我希望能秉持着考察古代历史的这份心意,或许能对当今君主的仁政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