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东院秋日

试问山林客,胡然廊庙中。 借筹终不效,数马亦何功。 䆗窱荀池北,回环汉垒东。 缯云高幕润,瑶草半庭空。 乍失苍门燕,初闻上苑鸿。 凉催珍簟卷,气袭碧帘通。 虬箭天边漏,乌竿物外风。 心倾徒类藿,发短更惊蓬。 自谂非真相,其谁恨秃翁。 婆娑君勿诮,并为主恩隆。

译文:

我想问一问那些隐居山林的人,我为何会身处这朝廷廊庙之中呢? 我虽像张良那样为国家出谋划策,却终究没有成效;像石庆那样谨慎为官,又有什么功劳呢? 这庭院位于幽深的荀池北面,环绕在汉垒的东面。 丝织品般的云朵高高堆积,湿润了高挂的帷幕,满庭的香草大半都已凋零。 忽然间,再也看不到栖息在苍门的燕子;刚刚能听到上林苑传来的大雁叫声。 凉意袭来,催促着收起珍贵的竹席;寒气侵袭,透过碧绿的帘子弥漫进来。 计时的漏壶如天边传来的声响,随风转动的测风乌竿像是超脱尘世的风。 我对君主的忠心就像葵藿倾向太阳一样,可头发稀疏,又像那受惊的飞蓬一般零乱。 我自己深知并非能担当大任的宰相之才,又有谁会怨恨我这个秃老头呢? 你不要嘲笑我悠闲自在的样子,这都是因为君主的恩宠深厚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