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宋庠 都下灯夕 都下灯夕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宋庠 火树欝岧峣,山车切绛霄。 层楼移旦阙,复道借星桥。 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 声来知佩近,香去惜车遥。 遇扇还闻曲,逢台即听箫。 更筹且莫尽,彩月正飘飖。 译文: 都城的灯夕之夜,那火树灯彩郁郁葱葱、高耸入云,装饰华丽的山车仿佛直抵红色的云霄。 层层高楼仿佛从皇宫中移来,那曲折的复道就像借用了天上的星桥一般横跨空中。 灯彩如同花朵般纷纷散开,这并非是因为下雨;那绚丽的光影如晚霞般灿烂,却不是因为早晨的来临。 听到佩玉的声响,便知道佳人已经临近;香气渐渐消散,可惜她乘坐的车已经远去。 偶然遇到手持团扇的女子,还能听到悠扬的乐曲;路过楼台,就能听见美妙的箫声。 更漏啊,你且慢些滴尽,那彩色的月亮正轻盈地在空中飘荡,这良辰美景可不能这么快就结束呀。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