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国沂公建设学官实宠兹土近闻生徒寖盛姑复慰怀因成拙诗一章奉呈州学官因以勉导来者

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 照函经满帙,绘壁礼成图。 集讲占庭鳣,怀贤咏谷驹。 道存终拾芥,声滥或逃竽。 一篑宜无止,连城莫自沽。 育材真孟乐,希圣乃颜徒。 寸晷堪轻璧,繁英慎夺朱。 雾蒸还作市,风至即名雩。 晓圃林如泮,春郊水是洙。 从兹弦诵地,不复叹榛芜。

译文:

这首诗比较长且包含较多典故,以下是逐句翻译: ### 首联 “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过去的学校建起了宏伟的建筑,这片文化之地在这深奥的区域中显得格外突出。 ### 颔联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向来就有像汉代丞相那样重视教育的人,善于教导鲁国的众多儒生。这里可能是把沂公比作重视教育的汉代丞相,去教导当地的学子。 ### 颈联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 从前有师长登上厅堂进行教诲,到如今学生们恭敬地离座快步上前聆听。 ### 接下来四句 “照函经满帙,绘壁礼成图。集讲占庭鳣,怀贤咏谷驹” 藏书的匣子中满满都是经典书籍,墙壁上绘制着有关礼仪的图画。学子们聚集讲学,如同庭中出现预示祥瑞的黄鳝(传说庭中生黄鳝是祥瑞,象征教育有成);大家缅怀贤才,吟咏着《谷风·白驹》这样表达思贤的诗篇。 ### 再接下来四句 “道存终拾芥,声滥或逃竽。一篑宜无止,连城莫自沽” 如果心中存有正道,最终获取成功就像拾取草芥一样容易;如果只是徒有虚名,就可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最后逃走。学习就像堆土成山,一筐土也应该持续不断地堆积;不要像拥有价值连城的宝物那样自我炫耀、待价而沽。 ### 又接下来四句 “育材真孟乐,希圣乃颜徒。寸晷堪轻璧,繁英慎夺朱” 培育人才真的是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是一大乐事,希望成为圣人的人才是像颜回那样的好学生。每一寸光阴比美玉还要珍贵,要谨慎那些繁杂的事物干扰了自己对正道的追求,就像要警惕杂色掩盖了正色。 ### 再再接下来四句 “雾蒸还作市,风至即名雩。晓圃林如泮,春郊水是洙” 水汽蒸腾好像形成热闹的集市,微风吹来就如同举行雩祭(古代求雨的祭祀)时的和风。清晨的园圃和树林就像古代的泮宫(学宫),春天郊外的流水就如同洙水(与儒家文化相关的河流)。 ### 尾联 “从兹弦诵地,不复叹榛芜” 从现在起,这个读书讲学的地方,再也不会让人感叹它的荒芜了。 总体来说,这首诗赞美了沂公建设学宫的善举,描述了学校的良好氛围和学习景象,同时勉励学子们勤奋学习、追求正道。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