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三司直宿

薰序更朱籥,宵弦落翠蓂。 人同散骑直,天与大夫醒。 鞅掌曹留事,羁孤坐刻铭。 整冠谁辨谤,隠几独忘形。 夜色先归树,凉飚欲破櫺。 锁扉来叠鼓,卷幔入疏星。 綷羽依枝倦,飞花坠席馨。 忧沈双蝶梦,病学一熊经。 道有支离粟,心无屈曲屏。 汰沙如未及,拟杀著书青。

译文:

在这初夏时节,时序更替,仿佛掌管时节的朱籥都更换了,夜晚的时光悄然流逝,如翠蓂上的弦声飘落。 我如同散骑常侍一般在三司值宿,上天赐予我如同清醒的大夫一般的心境。 公务繁忙,有许多留在官署未处理完的事务,我独自一人孤寂地坐着,仿佛在时光中刻下痕迹。 我端正衣冠,却无人能分辨那些无端的诽谤,只能独自倚靠着几案,忘却自身的存在。 夜色率先笼罩了树木,清凉的疾风似乎要冲破窗户。 官署的锁门处传来阵阵鼓声,我卷起帷幔,稀疏的星星映入眼帘。 羽毛五彩斑斓的鸟儿依傍着树枝,显得十分疲倦,纷飞的花朵飘落席间,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心中忧愁深沉,如同陷入庄周梦蝶般的迷茫,身体有病,便学习熊经鸟伸的养生之术。 我坚守着自己的道义,如同拥有那看似无用却能安身的支离疏的粟米,心中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杂念。 如果不能像汰沙取金那样明辨是非,我便打算像扬雄著《太玄经》那样,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