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宋庠 瑶津亭同窠双头牡丹 瑶津亭同窠双头牡丹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宋庠 太宇星津曲,灵葩帝囿中。 丹房忽三出,宝艳更双融。 采绚仙囊露,香翻沛筑风。 柔祇宁爱宝,元化自为工。 草让中唐瑞,兰嗤下畹丛。 甘泉宸象洽,无独赋青葱。 译文: 在这如星河般曲折的美好津亭之处,在帝王的园囿中生长着这神奇的花朵。 牡丹的红色花房忽然有三朵同时绽放,珍贵艳丽的花色更是两两交融在一起。 它色彩绚烂如仙人囊中的露水般晶莹,香气翻涌好似当年在易水边高渐离击筑时那激昂的风。 大地之神难道只是偏爱这珍宝吗?其实是大自然的造化本就如此巧妙。 连草儿都自愧不如,承认它是中唐以来的祥瑞之花,兰草也会因它而羞惭,毕竟那些长在下畹的兰草与之相比太过逊色。 在甘泉宫,它与天象相契合,不只是能让人赋出关于青葱草木的寻常诗句,它有着独特而惊艳的魅力。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