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出芙蓉堂

北沼凉归早,西轩火正流。 萤光偏爱夜,蛩语最知秋。 好月因云暗,清风为树留。 烟来昏翠幕,雾下失沧洲。 河转疑天侧,星回恨岁遒。 惟余双鹤唳,不减到林丘。

译文:

北面的池塘早早地迎来了凉意,西边的廊轩暑气正渐渐消散。 萤火虫的光芒似乎格外偏爱这黑夜,蟋蟀的叫声最能感知秋天的到来。 美好的月亮因为云朵的遮挡而变得暗淡,清凉的风被树木挽留了下来。 烟雾弥漫,使翠绿色的帷幕变得昏暗;雾气降临,让那仿佛仙境般的地方都消失不见。 银河转动,让人怀疑天空都倾斜了;星辰回转,让人遗憾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 唯有那两只仙鹤的鸣叫声,依旧清晰,仿佛我已经回到了山林之间。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