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事俞学士知宣州

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

译文:

您在东曹参与重要的朝议驳论,这是何等重要的职责;在秘府修订书籍,也是无上的荣耀。可为何您厌倦了在朝堂长久任职,便要去地方担任州郡长官呢? 您出行时,仪仗队手持绘有熊纹的长戟开道,随行人员带着装饰如鹤膝般的兵器,整装待发。早晨,皇宫上空的云霞似乎都因您的离去而显得迷茫;您乘船前往宣州的途中,淮上的雨或许会打乱行程。 您带着朝廷授予的竹契前往,带着皇上的恩宠远去;想必您在宣州治理政务,会像江水一样清正廉明。我正发愁您离去后,窗前那秀丽的山峦无人欣赏,就如同无人再能像谢宣城(谢朓)那样欣赏美景、留下佳作了。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