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西峙东流意欲分,紫箫呼凤隔烟闻。 书因屡答机无素,梦为频惊峡费云。 羽帐枕寒晨未转,玉楼衣冷夜还薰。 琴乌一曲何曾听,七十鸳鸯失旧群。

译文:

西边是高耸的山峰,东边是奔腾的流水,它们似乎有着分离的态势,就如同我和你之间的缘分也在渐渐疏离。那紫箫吹奏出的悠扬乐声,仿佛在呼唤着凤凰,只是隔着那层层烟雾才隐隐约约地传入我的耳中,缥缈而又难以捉摸。 我多次给你回信,可如今心中早已没了当初那种质朴纯粹的情感。就像在梦里,我们常常被惊扰,巫山的云彩也无端地消散,这梦也破碎得不成样子。 我躺在那华丽的羽帐之中,枕席冰冷,清晨时分都还辗转难眠。在那玉楼之上,衣裳也是寒冷的,即便在夜里熏了香,也难以驱散这股寒意。 那琴乌鸣叫出的曲子,我哪里还有心思去聆听呢?就像那七十只鸳鸯,如今也失去了曾经相伴的群体,只剩下我形单影只,孤独凄凉。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