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高明台

悔倚危栏望夕霏,临高无事亦依依。 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 衔恩感旧谁能免,犹喜荒洲在日围。

译文:

真后悔倚靠在那高高的栏杆上眺望傍晚的云霞,即便没什么事,站在高处也让人思绪缠绵难舍。 天空如此辽阔,那远去的鸟儿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风停之后,那片孤独的云朵又要飘向哪里去安身呢? 回顾这一生追逐功名,实在惭愧自己曾为它激动喝彩。我如今只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安心耕种,忘掉那些算计和心机。 谁又能免除感恩念旧的情感呢?好在荒芜的沙洲依旧沐浴在落日的余晖里,这也算是一种慰藉。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