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观风亭三首 其一

戍楼西北最凌空,倦客凭阑八月风。 一曲黄河连野浊,半规残日背人红。 山林枉负沉冥志,刀笔终无尺寸功。 犹喜不迷存阙地,绛英瑶斗虎牢东。

译文:

在那戍楼的西北方向,有一座观风亭高高地凌驾于天空之上。我这个疲惫的旅人,倚靠在亭中的栏杆旁,感受着八月的秋风。 眼前,那蜿蜒的黄河奔腾不息,裹挟着泥沙,与旷野相连,一片浑浊。天边,那半圆的落日,仿佛有意背着人一般,散发着红红的光芒。 我曾有隐居山林的志向,可如今看来,这不过是白白辜负了自己的那份想法。我摆弄刀笔,从事文案工作,却始终没有建立哪怕一点点的功劳。 不过,我还是感到欣喜,因为我还没有迷失心中所向往的地方。那在虎牢关以东,如绛红色花朵般绚烂、美玉般珍贵的地方,正闪烁着光芒,那是我心中始终坚守的所在。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