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观风亭三首 其三

我来秋色逼霞曛,更作凭阑远望人。 山口远衔遥白渡,水头斜略小平津。 年华有恨惊心去,世事无端刺眼新。 深愧具茨芝术在,挂冠终拟狎尧民。

译文:

我来到这观风亭时,秋色已浓,快要接近晚霞映照的黄昏了,我又成了那个凭靠着栏杆极目远望的人。 远处的山口似乎衔接着那遥远的白色渡口,水流的尽头斜斜地掠过一处小小的平浅渡口。 时光匆匆流逝,带着遗憾,让人心惊不已;世间的事情毫无缘由地不断呈现出新奇却又让人刺眼的模样。 我深感惭愧,具茨山上那芝草和白术还在生长,我终究打算挂起官帽,去和像上古尧帝时代那样淳朴的百姓亲近相处。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