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 其二

溪上危堂堂下桥,腊余春意卷寒飚。 烟催树色全疑染,暖逼禽声自学调。 封径老苔翻败锦,抱城空水皱轻绡。 茨山小隠归心动,坐想琼芝几陇苗。

译文:

溪流之上有一座高高的亭子,亭子下方是一座小桥。腊月将尽,春天的气息已经袭来,卷走了冬日的寒风。 烟雾仿佛在催促着树木,那树木的颜色绿得仿佛是被精心染过一般。温暖的气候让鸟儿们也开始学着调整自己的叫声。 覆盖着小径的老苔藓,就像翻卷起来的破旧锦缎。环绕着城郭的水面平静如镜,像是微微皱起的轻薄丝绸。 看着眼前这般美景,我归隐茨山的念头愈发强烈。我坐在这儿,想象着那山上几陇如美玉般的灵芝苗正生长着。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