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兴诏罢自咏

忍当昭世卧隆中,西笑无谋始讳穷。 鸥散海边渔事废,炙残京口客盘空。 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 欲把遗编论兴废,诸儒争奈喜嘲雄。

译文:

我本不忍在这清明盛世像诸葛亮那样隐居隆中,当初西入长安谋仕却毫无办法,只能开始掩饰自己的困窘。 如今我就像海边离散的海鸥,渔业之事已荒废不再有;就如同在京口时,烤肉吃完,客人的盘子空空,我的生活也这般萧索。 我思乡的魂魄在清晨哀怨,空自像庄周梦蝶般虚幻;头发稀疏,在悲秋的时节,比蓬草更加颓败。 我想要凭借古代遗留的书籍来论述国家的兴衰成败,可无奈那些儒生们就喜欢像嘲讽扬雄一样来嘲讽我。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