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明堂后池杂景二首 其二

一窦春泉贯晓溪,水光涵物见纤微。 波凫泛泛骚人卜,风蝶翩翩佛助飞。 雨足旧兰穿畹出,饵香鲜鲔压钩肥。 昔闻缓带犹堪羡,退食何妨野客衣。

译文:

一条春日的泉水贯穿了清晨的小溪,那清澈的水面仿佛一面镜子,能清晰地映照出微小的事物。 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野鸭悠闲地游动着,就好像古代那些善于占卜的人在仔细思考、谋划;微风中,蝴蝶轻快地飞舞,好似得到了佛的助力。 充足的雨水过后,旧日的兰花从田埂间破土而出;鱼饵香气四溢,肥美的鲔鱼被吸引上钩,把鱼钩都压得沉甸甸的。 从前听闻那些穿着宽松衣带、闲适自在的人就令人十分羡慕,如今下朝回到家中,不妨就穿上山野之人的衣服,享受这份田园的宁静与惬意。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