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沐

晓树阴岑客舍春,卿舆不访著书人。 长楸有地金成埒,曲突无烟桂徙薪。 自欠解兰抛北阜,更堪鸣磬是南邻。 饧香酝冷沈欢绪,枉负山郎出沐辰。

译文:

清晨时分,客舍周围的树木浓密成荫,处处洋溢着春日的气息。然而,那些达官贵人所乘坐的华丽车舆,却没有来拜访我这个专心著书的人。 外面道路两旁高大的楸树排列整齐,权贵们的奢华之地就像用金子铺成的马埒一样富贵。可我这里呢,炉灶的烟囱是弯曲的,也没有烟火,连柴薪都像桂木一样珍贵,生活十分清寒。 我自己一直没能放下世俗的羁绊,从北面的山丘那里抽身离去。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南边邻居家时不时传来的悠扬磬声,仿佛在提醒着我这尘世的纷扰。 麦芽糖散发着香甜的味道,美酒却冷冷地摆在一旁,我的欢乐情绪也随之消沉下去。白白辜负了我像山简那样在休假沐浴的美好时光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