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牛歌

萧萧墟落暮云寒,坏曲薪歌浃野欢。 何处饭牛归路远,一声辛苦愬漫漫。

译文:

在黄昏时分,萧瑟的村落里暮云弥漫,透着阵阵寒意。破旧的小曲和砍柴人哼唱的歌谣在整个乡野间回荡,让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放牛人的歌声,他大概是在很远的地方放牛后正往家赶。那一声“辛苦”的歌声悠长缓慢,仿佛在诉说着生活里数不尽的艰辛与漫长的岁月。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