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 是身虽可懒,共寄无尽兴。 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许,柳色几衰盛。 人生行乐耳,诗律已其剩。 邂逅一樽酒,它年五君咏。 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

译文:

清澈的池塘好像不受暑热的侵扰,我深入探寻这清幽之境,竟治愈了我的心病。 在这繁华长安的车水马龙、车辙纵横之处,竟有这万柄荷花摇曳生姿。 我的身体虽然慵懒,但与友人一同置身于此,兴致却无穷无尽。 鱼儿在清凉的水底自在游动,鸟儿栖息在林间,四周一片静谧。 我们畅快交谈,不知不觉已到正午时分,此时树影直直地投射在地上。 清凉的风没有辜负我们这些访客,它带来的惬意,胜过价值百金的馈赠。 我随意地用这蓬乱的两鬓,映照在如千丈铜镜般的池水上。 微波轻轻晃动着我,我静静地站立等待水面平静下来。 昔日的梁王如今在哪里呢?这池边柳树的颜色经历了多少兴衰变化。 人生在世就该及时行乐啊,作诗的格律不过是次要之事。 今日偶然间与友人共饮这一杯酒,说不定日后会像竹林七贤中的五君一样被人传颂。 我期待着再次在月色下前来,夜半时分在烟雾笼罩的小艇上放声长啸。
关于作者
宋代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