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郢都梁奇韵佚,岚溪云壑初何僻。 根蒂条荂玩九春,葩叶尖萌碧逾尺。 蕙转东君溢宠光,露浥清华烟染色。 蓊勃天芬透绮疏,英蕤绿艳撩诗客。 滋荣九畹不因人,无际幽深来响屐。 三嗅书帷尝涉猎,满把骚人安忍释。 映俎垂筵纫委佩,𣃁苔徙槛芳盈室。 燥虚黏腻俗尘清,祛病析酲驱抑鬰。 猗猗不采亦奚伤,雍容屈宋无伦匹。 赏慨年芳次第菲,轻重憎怜从结习。 辛夷为坞薜萝门,莎菼蒲芦类非一。 庭中绝出忘忧右,差等水仙诚莫逆。 遥知最妙岭头梅,适口和羹似难及。 更与丘明评国芗,后皇媚之殊赫奕。
赋丛兰一首
译文:
在古代的楚地郢都,都梁香草那奇妙的韵味早已散失,而兰草生长在山岚弥漫的溪流、云雾缭绕的沟壑之中,最初是多么地僻远啊。
它扎根生长,枝条与花骨朵在整个春天都值得赏玩,那花与叶刚抽出的尖芽碧绿得超过一尺长。春风(东君)吹拂,如同给予蕙兰(这里兰蕙常通用,指丛兰)无尽的宠爱与荣光,露水沾湿了它,让它更显清丽华美,烟雾仿佛为它染上了颜色。
兰草那浓郁的天然芬芳透过精美的窗户飘散出来,它那繁盛的花朵、翠绿的艳丽姿态撩动着诗人的情思。
它在大片的土地上自然滋长繁荣,并不依靠他人,在那无尽幽深之处,仿佛还能传来人们穿着木屐前来赏兰的声响。
我在书房里多次嗅闻它的香气,也曾在书中了解过它的相关知识,手中满把握着兰草,像屈原这样的骚人怎么忍心放下它呢。
可以把它映衬着祭祀的礼器、垂放在筵席之上,还能把它编成玉佩佩戴在身上。将它从苔石中挖出移栽到花槛中,顿时满室都弥漫着芬芳。
它能让干燥、虚浮、黏腻的世俗尘埃都变得清新,还能祛除疾病、消解醉酒后的不适、驱散抑郁的情绪。
兰草即便不被采摘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它那雍容高雅的气质就如同屈原、宋玉一般无与伦比。
可叹啊,一年中美好的花草依次凋零枯萎,人们对花草的喜爱或厌恶往往是由长久以来的习惯决定的。
有的地方用辛夷围成花坞,用薜萝作为门,还有莎草、菼草、蒲草、芦苇等各种各样的植物。
在庭院之中,兰草的出众超过了忘忧草,与水仙相比也毫不逊色,它们简直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我遥想那岭头的梅花最为美妙,但如果要说适合用来调味、做成羹汤,似乎还是比不上兰草。
要是再和左丘明一起品评一国之香草,兰草定会受到天地的喜爱,它的光彩定会格外显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