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次仲赴巨山张舍人招赠之什

君无吟秋草,萤飞而露湿。 曼倩古豪英,羡门深抆拭。 五难背生路,九钥探金碧。 乌龙因师指,龟峰森郡㦸。 张罗候凫影,过客纷如织。 子房河上翁,挥犀高䜩席。 嘘呵枣如瓜,肉眼殊未识。 西母掬露醒,东王浆霞赤。 至哉高尚公,著书不靳惜。 髻珠曩许学,玉版援金笔。 仙阶三洗髓,短生几两屐。 岧嶤法身像,褒博乌纱帻。 焚沃觊有遭,稽首悲涕泣。 妙诀付神水,悃诚如皎日。 升降摩顶踵,抽添而损益。 劳生息奔迫,颓龄飞鸟急。 希求九阳聚,何惮一千夕。 近期赤水中,先覩玄珠得。

译文:

你可别再吟咏那秋草之句啦,此时萤火虫飞舞,露水已沾湿了周围。 东方朔那可是古代的豪杰英才,羡门子这般仙人也会被人细心赏识。 人生有五种难事会让人背离生的道路,而开启九把钥匙才能探寻那神奇的道家宝物。 乌龙的所在因老师的指引而明晰,龟峰高耸,就像郡中的大旗一般威严。 张开罗网等待野鸭的踪影,过往的行人多得如同穿梭的丝线。 就像张良遇到河上公那样,在宴席上有人如挥犀谈玄般高谈阔论。 有人吹嘘枣子大得像瓜,可凡夫俗子却根本无法辨认真假。 西王母捧着甘露让人清醒,东王公那里的仙浆色泽赤红。 那真正高尚的人啊,著书传道毫不吝啬。 以前曾被允许学习那如髻珠般珍贵的道法,还援用玉版和金笔书写。 在仙阶上经历三次洗髓的修行,短暂的人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 那高大的法身佛像,戴着宽大的乌纱头巾。 焚香浇灌,渴望能有遭遇仙缘的机会,跪拜在地,悲切地哭泣。 将精妙的口诀托付给神水,那诚挚的心意就像明亮的太阳。 气息在头顶和脚跟之间升降流转,按照一定的规律抽添损益。 劳碌的人生中,奔波匆忙的脚步该停歇了,衰老的年岁就像飞鸟一样迅速。 一心希求九阳之气聚集,哪怕要历经一千个夜晚也毫不畏惧。 在不久的将来,能在赤水中,率先见到那玄珠般的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包含大量道家典故和修仙相关意象,理解和翻译有一定难度,可能存在部分不准确之处,旨在帮助你大致了解诗意。
关于作者
宋代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