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迎驾行

女真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 南渡黄河如履地,东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 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 雪花一日故蒙蒙,皂帜登城吹黑风。 我师举头不敢视,脱兔放豚一扫空。 夜起火光迷凤阙,钲鼓砰轰地欲裂。 斯民嗷嗷将焉之,相顾无言惟泣血。 仆射何公叩龙墀,围闭相臣臣噬脐。 奇兵化作乞和使,誓捐一死生群黎。 游谈似霁胡帅怒,九鼎如山疑弗顾。 郊南期税上皇舆,截破黄流径归去。 陛下仁孝有虞均,忍令胡骑耸吾亲。 不龟太史自鞭马,一出唤回社稷春。 虏人慕得犹贪利,千乘载金未满意。 钗钿那为六宫留,大索民居几卷地。 六龙再为苍生出,身磨虎牙恬不恤。 重城突兀万胡奴,杳隔銮舆今十日。 南门赤子日骈阗,争掬香膏自顶然。 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昼无青天。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天听端在民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 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 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译文:

这首长诗详细描绘了靖康之变时的惨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期盼,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女真人残暴至极,他们内心厌弃着百姓的生命,肆意挥动马鞭,眼中根本没有大宋的都城长安(这里代指汴京),一路长驱直入。 他们向南渡过黄河,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轻松,东边的太行山脉在他们面前仿佛都失去了山的阻挡作用。 汴京的城墙环绕着八十里的范围,城里驻扎着二十万士兵,他们怒目圆睁,充满了愤怒的气势。 城墙上的旌旗在风中飘动,与云烟交织在一起,士兵们腰间的宝剑闪烁着如秋水般的寒光。 一天之中,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天地间一片迷蒙。金兵黑色的旗帜在城墙上随风舞动,仿佛带着一股阴森的黑风。 我方的军队抬头都不敢直视金兵,就像脱逃的兔子和放开的小猪一样,瞬间被金兵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 夜晚,城中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映照着皇宫(凤阙),让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钲鼓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似乎都要被撕裂了。 百姓们饿得嗷嗷直叫,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无言以对,只能悲痛地泣血。 仆射何公跪在宫殿的台阶前(龙墀)向皇帝进言,说如今将相大臣被围困,如果不及时应对,将来后悔都来不及(噬脐莫及)。 原本准备出奇制胜的奇兵,如今却变成了前往金营求和的使者,发誓愿意用自己的一条性命来换取百姓的生存。 使者们的游说似乎暂时平息了金兵主帅的怒火,可金国的要求就像九鼎一样沉重,让人觉得他们根本不顾及和约的承诺。 金兵约定在汴京南郊索要太上皇的车驾,然后截断黄河水流,径直回去。 陛下您像古代的虞舜一样仁孝,怎么忍心让金兵威胁到您的亲人呢? 太史不顾危险,自己扬鞭催马,孤身出城,这一去就像是唤回了国家复兴的春天。 金兵虽然表面上答应和谈,但心里还是贪图利益,成百上千辆车装载着金银财宝送给他们,他们还是不满意。 后宫嫔妃们的钗钿首饰都被搜刮一空,金兵还大肆在百姓家中搜刮财物,几乎把整个城市都翻了个底朝天。 皇帝再次为了天下苍生挺身而出,亲自前往金营,就像置身于虎牙之间,却毫不顾惜自己的安危。 高大的城墙外,成千上万的金兵在那里驻守,皇帝的车驾已经被隔绝在金营中整整十天了。 南门的百姓们每天都聚集在一起,争着捧出香膏,从自己头顶点燃,为皇帝祈福。 他们的愤怒化作了天空中的乌云,眼泪变成了倾盆大雨,在这漫漫白昼里,仿佛整个天空都没有了青天。 古代太王为了避免与狄人冲突,不惜献上金银财宝,最终使得周朝延续了八百年的国运。 上天的旨意其实就体现在民心所向之中,谁说苍苍上天和人间相隔遥远呢? 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春风中簇拥着皇帝的车驾归来,到那时,万民欢呼,喜悦得要发狂。 天空中没有一丝尘埃,人们可以仰望象征着皇帝的北极星,那象征着战乱的旄头星也会落地化作顽石,天下从此太平。
关于作者
宋代邓肃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