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来何求,其去无得。 寂漠度岭兮万里独行,清白传家兮九年一默。 针芥投而妙不可名,毫厘差而敝不可塞。 知过而改,知难而退。 谁去谁来,自买自卖。 当面讳却兮满眼乌华,望涯赞之兮隔身鲸海。
吴傅朋郎中书来尝得李伯时所画震旦第一祖西归像相需以赞说偈寄之
译文:
这位祖师前来世间,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他并无所求;他离去时,也没有带走什么。
他在寂静无声中翻越山岭,独自一人踏上万里行程;以清白纯净的品德传承佛法,默默无言地度过了漫长的九年时光。
祖师的智慧和佛法机缘相投时,那种精妙的境界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可一旦有丝毫的偏差,所产生的弊端就难以堵塞消除。
要懂得认识到过错就及时改正,察觉到困难就适时退避。
在这世间,看似有来去之分,实则如同自己买卖一样,都是自身的因缘所致。
若当面否认祖师的佛法,那眼前便如被乌云遮蔽,一片黑暗;要是站在远处去赞颂祖师,就好像隔着茫茫鲸海,与祖师的佛法真谛难以亲近。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