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金部既获奉祠之请归赴大阮之约诗以高之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濬其源。 世家不乏人,名德见所传。 郎官后来秀,骨相尤卓然。 庭中生玉树,池下出龙泉。 向来宅大忧,未了粥与𫗴。 吉服事朝请,高名动陶甄。 青云要平步,一岁期九迁。 人事喜倒置,正直成党偏。 一笑就闲散,拂衣遽言旋。 及门听传呼,和气驩相延。 共止一区宅,分食二顷田。 远从物外游,高谢区中缘。 方须康乐屐,岂问祖逖鞭。 人生规远大,跬步何足言。 风雨听朝鸡,结束无安眠。 何如一丘壑,耳目清不烦。 嘉禾荫沼沚,可濯亦可沿。 有酒自献酬,醉操云峤篇。 慕此冥冥鸿,念彼跕跕鸢。 贱子不适用,受性愚且颛。 晚忝登门游,缪称嫫母妍。 眷言林下期,雅尚寄所便。 野服袖漫刺,乘凉过东阡。

译文:

这首诗是对友人能够辞官归乡与兄长相聚的赞赏,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阮籍很推崇阮咸,谢安也举荐了谢玄。那些美好的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他们当年的风流韵事让人无限遐想。 您这位出众的君子,才情和品德都令人称赞。您出自文忠公那样闻名于世的豪族世家,家族的根基深厚,源头清浚。世家中从来不缺少杰出的人物,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代代相传。您作为郎官,是后起之秀,气质骨相尤其卓越不凡。 您家中有如同玉树般优秀的子弟,自身更是如池中龙泉宝剑般光彩夺目。此前您遭遇了巨大的忧患,连基本的生活饮食都难以周全。如今您身着吉服参与朝请,高尚的名声惊动了那些执掌选拔人才的人。本应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一年之内多次升迁。 可人事往往喜欢颠倒,正直的人反而被视为结党偏私。您潇洒一笑,选择了闲散的生活,拂衣便立刻辞官回乡。到了家门听到传呼,一家人带着和气欢喜地迎接您。你们兄弟共住在一处宅院,分享着二顷田地。 您从此可以到尘世之外游玩,远远地告别世俗的缘分。您只需像谢灵运那样穿着特制的木屐去游山玩水,哪里还需要像祖逖那样闻鸡起舞、励志奋进。 人生本就应该有远大的规划,眼前的小步得失哪里值得一提。那些在风雨中听着朝鸡打鸣,紧张忙碌得无法安眠的生活。哪比得上隐居在山丘沟壑之间,耳目清净没有烦扰。 沼泽边有美好的嘉禾成荫,可以在那里洗涤,也可以沿着岸边漫步。有酒的时候就自己相互敬酒,喝醉了就吟咏着高雅的诗篇。 我羡慕您像那高飞冥冥的鸿鹄,可怜那些如坠落的老鹰般还在官场挣扎的人。我这无用之人,生性愚笨又固执。晚年有幸能登上您的家门与您交往,真是惭愧被您谬赞。 我也很向往林间的约定,高雅的志趣就寄托在这样闲适的生活中。我会穿着粗布便服,带着名帖,趁着乘凉走过东边的田埂去拜访您。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