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陪张使君燕集

老大于节物,真成风马牛。 出山赴嘉招,敝袍厕英游。 箫鼓市井隘,绮罗人物稠。 嫦娥亦飞来,余光上帘钩。 使君民父母,谣颂布政优。 牙旗错彩绣,康衢看遨头。 夜气烛光满,春寒香雾浮。 中兴太平象,郡国皆鲁邹。 丰年入醉乡,颁白卧道周。 遥知苍龙阙,宴敞华萼楼。 惟公班马手,斯文擅风流。 行归侍严宸,玉堂听更筹。 独怜衰病客,鬓毛蚤惊秋。 颓然宾裾后,报德慙应刘。

译文:

我这一把年纪了,对于节日里的热闹景象,就如同马和牛不同类一样,本是不相干的。但还是出山应了这美好的邀约,穿着破旧的袍子,混入这英才相聚的盛会。 街市上箫鼓齐鸣,人多得把道路都堵塞了,身着绮罗华服的男女密密麻麻。月亮就像嫦娥一样飞临天际,清幽的月光洒落在帘钩之上。 张使君就如同百姓的父母官,他施行仁政,百姓都传颂他的功绩。军中的牙旗上绣着精美的图案,他出行时,百姓们都在宽阔的大路上争看这巡游的风采。 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满满的烛光,春寒中香气和雾气一同飘浮着。如今正是国家中兴、太平的景象,各个郡国都如同文化昌盛的鲁邹之地。 丰收之年,人们都沉浸在醉乡之中,头发花白的老人都悠闲地躺在道路旁。我遥想那皇宫之中,也一定在华萼楼大摆宴席。 张使君您有着如班固、司马迁一般的大手笔,文章风流潇洒。您不久之后定会回到朝廷侍奉皇帝,在玉堂之中聆听更筹之声。 只可怜我这衰老又多病的人,两鬓早已如秋霜染白。我颓唐地待在宾客们的后面,惭愧自己不能像应玚、刘桢那样,用文章来报答您的盛情。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