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

秋露日以繁,秋气日以清。 爱此堂下花,色好香满庭。 藉之青玉叶,表以白玉英。 微风过披拂,小雨来滋荣。 我老味更薄,与世无复情。 颓然衰病余,见花犹眼明。 俗客不到门,取琴花前横。 小童为席地,取酒花前倾。 昔人工比物,言簪岂虚名。 愿登君子首,雅与冠弁并。

译文:

秋天的露水一天比一天多,秋天的气息一天比一天清爽。 我喜爱这堂前台阶下的玉簪花,它色泽美好,香气弥漫了整个庭院。 那翠绿的叶子如同青玉般衬托着花朵,洁白的花朵好似白玉做成的花簪。 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小雨洒落,滋润得花儿更加繁茂。 我年岁渐长,对世间的欲望越发淡薄,和这世间也没了多少情感纠葛。 衰弱又生病的我,见到这花却眼前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那些世俗的客人不会到我这来,我把琴拿到花前摆放好。 小书童在地上铺好席子,我在花前摆上美酒。 从前的人擅长用事物作比喻,说它像玉簪,这可并非徒有虚名。 真希望它能插在君子的头上,与庄重的帽子相配,尽显高雅。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