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士特李似表相过小酌分题得踯躅

我无锦绣肠,而居锦绣谷。 春风二三月,山花名踯躅。 芳鲜照寒涧,窈窕映修竹。 化工亦耐事,造物能委曲。 不知几猩唇,贷此色可足。 看久直欲燃,况乃手未触。 杖藜两幅巾,人物俱惊俗。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 念昔嵩少步,千层上云麓。 政似徐熈圗,写生开百幅。 怀归阻兵火,梦想如在目。 会当返升平,柴车驾黄犊。

译文:

我并没有满腹的才华,就像没有能吐出锦绣文章的肚肠,却居住在了这如锦绣般美丽的山谷之中。 每当春风吹拂的二三月间,山谷里一种名叫踯躅的山花便盛开了。它们鲜艳芬芳的花朵映照在寒冷的山涧之上,那娇美动人的姿态映衬着修长的翠竹。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工匠啊,可真是有耐心,创造万物如此细腻曲折。真不知道要用多少猩唇的颜色,才能够赋予这踯躅花如此艳丽的色彩。 我看着这些花,时间久了,感觉它们简直要燃烧起来,更何况我还没有用手去触碰它们呢。 此时,好友翁士特和李似表拄着藜杖,头戴两幅巾来访,他们的风采和这美丽的景色一样,都令人眼前一亮,超凡脱俗。 我正欣赏着他们笔下描绘山花的绝妙文字,又对着酒杯里的美酒。 回忆往昔,我在嵩山、少室山漫步,攀登到层层山峦的云麓之上。那时所见到的美景,就好像是徐熙所画的画卷一样,一幅幅鲜活生动,如同写生之作。 只可惜如今归乡的路途被战火阻隔,那些美好的景象只能在梦中清晰浮现。 我盼望着有一天能重新回到太平盛世,那时我要驾着柴车,赶着黄牛,悠然地回到家乡。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