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川全之云门

入岭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 前头节节不同,未可只么掉下。 雪峰玄沙黄蘗,鼓山东禅西禅。 是处波腾岳立,随方五位三玄。 一一从头咬嚼,要令首尾完全。 云门尽头一节,苦硬如咬生铁。 一咬咬著舌头,洛阳桥成两截。 普贤隐身无地,文殊倒退三千。 有问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

译文:

这首诗是佛教禅语诗,以一种独特、隐喻的方式表达禅理,下面是相对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进入那山岭,踏上修行的路途,就好像倒着吃甘蔗一样。越往前行,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体悟和境界,可不能就这么轻易地半途而废。 像雪峰、玄沙、黄蘗这些著名的禅门大德所在之处,还有鼓山、东禅、西禅这些寺庙,处处都充满着禅机,如波涛汹涌、山岳耸立般壮观。无论在何处,都蕴含着“五位三玄”这样的禅法奥义。 对于这些禅理,要一个一个地仔细琢磨、深入领会,务必要做到从头到尾都能融会贯通。 云门宗的那最精妙、最核心的道理啊,就像咬一块生铁一样,又苦又硬。要是一不小心,一咬就可能咬到自己的舌头,那后果就如同洛阳桥断成两截一样严重。 到那时,就连普贤菩萨也会无处藏身,文殊菩萨也会吓得倒退三千里。 如果有人问这修行的“甘蔗”究竟是什么滋味,那就如同说附子这种药材产自西川一样,难以用言语简单描述,有着其独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