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陀大土观世音,位超灌顶佛长子。 不取正觉不涅槃,大慈悲等众生界。 以如幻智入我梦,示身为石令我取。 入手光严觉即无,无中度我观音在。 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 空无定居懒惰久,礼敬供养心常疏。 云何大士与梦石,不付他人惟付我。 譬如良医视患众,各随其病授其药。 空今病处正在懒,是故二彼用同时。 慈力欲我如观音,一身普现一切处。 辩才欲我如梦石,一法圆成一切义。 懒无根蔕当处平,道有萌芽随念长。 仰观仁意乃我愿,敢不再拜而钦承。 惟愿菩萨大慈悲,受我少分之供养。 戒品为香万行花,勇猛为幢坚固座。 愿云定水功德山,慧灯智日清凉月。 所陈妙乐皆法喜,所列珍羞尽禅悦。 一一遍满虚空界,念念出我清净心。 心无所住供亦然,是则名为无尽供。 普愿我等诸佛子,见佛尽作如己想。 而无彼己同异心,乃至梦中亦如是。 虽恒观世间如梦,而能广作诸佛事。 虽常观诸法如幻,而能力转大法轮。 当知如梦如幻法,非眼境界惟智境。 东山说偈梦石纪,见者悉成无上觉。
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
译文:
普陀山上的大士观世音菩萨,其地位超越了灌顶之位,宛如佛的长子般尊贵。
她既不追求正觉,也不停留在涅槃之境,那大慈悲心就像众生的世界一样广阔无垠。
她以如梦幻般的智慧进入我的梦境,化身为石头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把这石头拿起。
石头一到我手中,光彩庄严,可等我一有了这种感觉,石头却又消失不见,然而在这空无之中,观音菩萨其实一直都在。
不久,梦中石头传递来一个消息,授予我大士的栴檀像。
我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又懒惰了很长时间,对于礼敬和供养菩萨的心意常常疏忽。
为何大士和梦石,不把这些交付给别人,偏偏只交付给我呢?
这就好比良医面对众多病患,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症来给予相应的药物。
我如今的毛病正在于懒惰,所以大士和梦石同时对我起了作用。
菩萨的慈悲之力希望我能像观音菩萨一样,在一切地方都能普遍显现自身。
那如同梦石般的辩才希望我能像梦石一样,用一个法门圆满成就一切义理。
懒惰本就没有根源,应当立刻将它平定,修行的道心一旦有了萌芽,就要随着心念让它不断生长。
我仰观菩萨的心意,这正是我的愿望,我怎敢不再次下拜,恭敬地接受这份教诲。
只愿菩萨大发慈悲,接受我这微薄的供养。
我以持戒的品德作为清香,以众多的修行行为作为鲜花,以勇猛精进作为旗帜,以坚固的信念作为法座。
以如愿力之云、禅定之水般的境界作为功德之山,以智慧之灯、般若之日、清凉之月作为指引。
我所陈述的美妙喜乐都是法喜,所罗列的珍馐美味全是禅悦。
这些供养一一布满虚空世界,每一个念头都出自我清净的内心。
内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供养也是如此,这才叫做无尽的供养。
我普遍地祝愿我们这些诸佛的弟子,见到佛时都能把佛看作是自己一样。
没有彼此、同异的分别之心,甚至在梦中也能如此。
虽然常常把世间看作如梦一般虚幻,但仍能广泛地做诸佛所做的事业。
虽然常常观照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但仍能有能力转动大法轮。
应当知道这如梦如幻的法,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境界,而是智慧才能领悟的境界。
我在东山说出这首偈语,梦石来记录,见到这首偈语的人都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