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二

东坡谪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机牙爱触造物手,五见江雨肥江梅。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结伴登崔嵬。 漥尊故事逢浪叟,鸟篆真迹追浯台。 漂流长有北阙梦,邂逅果踏东华埃。 玉堂夜直对同舍,金烛照座花成堆。 帝觞雨露浇舌本,忽忆樊口倾山罍。 联诗共刻醉眠处,至今宝气蟠岩隈。 关西夫子独好事,掖垣行即吟苍苔。 斯文突过元祐上,已觉万丈光芒开。 临风吊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雕摧。 英雄割据亦儿戏,安用匕筯惊蚊雷。 东坡羽化不复返,浪叟何日成归来。 鹦鹉洲前旧时路,寒波荒苇令人哀。

译文:

苏轼被贬官还未被放归朝廷,这桃花啊,也并非像玄都观里那样专门栽种的。 他性格耿直,爱去触动上天的安排,在这贬谪之地已经经历了五次江雨催肥江梅的时光。 他曾驾着小船,带着洒脱的笑容,在浩渺的江面上任意遨游;也曾拄着瘦竹拐杖,与友人结伴登上高耸的山峰。 他曾遇到像元结那样的浪荡之士,在洼尊旁有过一番趣事;还追寻着如浯溪碑刻上的鸟篆真迹。 虽然在漂泊中,他心中一直怀着回到朝廷的梦想,后来也机缘巧合地回到了京城,踏上了东华门的尘埃。 在翰林院值夜班时,与同僚相对,金色的烛光下,座旁繁花堆积。 皇帝的恩泽如同雨露滋润着他的口舌,可他却忽然忆起在樊口对着大酒杯尽情饮酒的日子。 他和友人联诗,还把诗作刻在醉眠之处,至今那地方仿佛还有宝气在岩石边萦绕。 关西的那位夫子特别喜爱这些韵事,在中书省任职时还常常吟诵青苔之诗。 他的文章才华远远超越了元祐时期的文人,已经让人感觉有万丈光芒绽放开来。 我迎着风凭吊,不禁感慨赤壁之战的往事,周瑜和曹操如今都已消逝。 英雄们割据一方的争斗就像小孩子的游戏,哪里用得着为那些琐碎之事大惊小怪。 苏轼已经羽化成仙,再也不会回来了,像元结那样的浪荡之士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呢? 鹦鹉洲前那旧时的道路,寒波荡漾,荒苇丛生,真让人感到哀伤啊。
关于作者
宋代朱槔

朱槔,字逢原,号玉澜,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松弟,熹叔。生平未仕,奔走各地。有《玉澜集》一卷传世。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为其集作跋时,去世已久。 朱槔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本为底本。校以清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