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挽歌辞

忧幽坐南轩,万壑取我囚。 疾雷且不闻,焉知草虫愁。 强颜理编简,阅世如东流。 滔滔竟不返,谁复操戈矛。 天涯念孤姪,携母依诸刘。 书来话悲辛,心往形辄留。 先茔托仙峰,山僧扫梧楸。 二女随母住,外翁今白头。 伯氏尚书郎,名字腾九州。 仲兄中武举,气欲无羌酋。 棣华一朝集,荆树三枝稠。 堂堂相继去,遗我归山丘。 漆园梦方觉,白衣云正浮。 凭陵若蹈空,何处停华辀。 故乡岂不怀,屋食良易谋。 自我识废兴,于天无怨尤。 平生喜闻诗,此诗当挽讴。 不须生刍奠,君从二兄游。

译文:

我满心忧愁地独自坐在南边的轩室里,仿佛被千万道山谷困住,失去了自由。外面即便响起疾雷,我也充耳不闻,又哪里会知晓草间虫子的哀愁呢。 我勉强打起精神整理书籍,看着这世间的变化就如同那东去的流水。它滔滔不绝地奔涌,一去就不再回头,如今又有谁还会拿起武器去拼搏呢。 远在天涯,我挂念着孤独的侄子,他带着母亲去投靠刘家的亲族。收到他们的书信,信里诉说着生活的悲辛,我的心早已飞到他们身边,可身体却只能留在原地。 祖先的坟墓托付在仙峰之上,有山僧帮忙清扫着坟上的梧楸。我的两个女儿跟着母亲生活,我的老丈人如今也已白发苍苍。 大哥是尚书郎,他的名字传遍了九州大地;二哥考中了武举,意气风发,连羌人的首领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兄弟几个曾经就像棣华一样欢聚一堂,如同荆树的三根枝条,繁茂而亲密。 然而,他们一个个堂堂正正地相继离世,只留下我也要回归山丘了。我就像从庄子的蝴蝶梦中刚刚醒来,又似那白衣般的云朵正自在飘浮。我飘飘忽忽,仿佛踏空而行,不知道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故乡我怎能不怀念呢,在那里有屋可住、有饭可吃,生活其实很容易谋划。自从我经历了世事的兴衰变迁,对上天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 我平生就喜欢听诗,这首诗就当作我的挽歌吧。不必用生刍来祭奠我,你就跟着两位兄长在另一个世界同游吧。
关于作者
宋代朱槔

朱槔,字逢原,号玉澜,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松弟,熹叔。生平未仕,奔走各地。有《玉澜集》一卷传世。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为其集作跋时,去世已久。 朱槔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本为底本。校以清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