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明明获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 皇天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四
译文:
在挥笔书写的时候,要忘却那些束缚和限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言辞谈吐方面,贵在温和润泽、含蓄得当。
那清晰明白的《春秋》这部书啊,就像是世间的一面巨大的龟甲和铜镜,能够让人们从中洞察古今,知晓事理,为世人提供借鉴和警示。
可悲哀的是,这部经典之作如今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传承下来的文化、斯文之道,长久以来都处于不被重视、难以兴盛的境地。
皇天睁开了怜悯的眼睛,让有才之人有了出头的机会。您受到征召,恭敬地领受任命去参加科举考试。
在这秋天举行的科举考场上,不知道谁能够成为传承斯文之道的代表人物呢?
一直以来,能针砭时弊、直抵问题要害的,必定是像古代司农郑众那样贤能的人,而我觉得这个人就是您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