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宋庠 照虚亭 照虚亭 1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宋庠 洛渠西北暮烟来,碧瓦朱轩压水开。 岸曲便容刳木艇,阶唇仍作钓鱼台。 译文: 在傍晚时分,洛水渠道的西北方向,暮霭如轻纱般缓缓飘来。那碧绿的瓦片、朱红的栏杆的亭台,傲然矗立在水面上,仿佛是从水中拔地而起。 曲折的河岸刚好能容纳下用独木挖成的小船停靠。亭子台阶的边缘,还特意修建成了钓鱼台的模样。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