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士本簪裳世家龆年便慕真教今为庐江黄冠与余有中表之好千里见访恻其孤立因告别也为小诗以劳其志

亲见乌衣竹马年,如何便学草楼仙。 长安名利非真趣,好趁春膏种玉田。

译文:

这首诗前面的标题部分大概意思是:周道士原本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的时候就仰慕道教真法,如今成了庐江的道士。他和我有表亲关系,从千里之外来拜访我,我怜悯他孤身一人,现在他要告别了,所以写了这首小诗来激励他的志向。 下面是诗歌正文的翻译: 我亲眼见证过你小时候身着乌衣、骑着竹马玩耍的时光,怎么就早早地去学那草楼仙(指成为道士)了呢? 在长安追逐名利并不是真正的人生乐趣,你还是趁着春天的好时节,去“种下”属于自己的“玉田”(这里“种玉田”可能是象征追求道家的清净、修行等真正有意义的事)吧。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