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 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 午钵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译文:

梵才大师手持锡杖,心中还眷恋着那瑶琴的雅韵,一步步朝着那海天相接的远方走去。 在都城时,大师享受着人们供奉的香花,如今他心中想必还记挂着故乡岩穴间的猿猴飞鸟。 到了中午,大师会静坐在那里,将斋饭调好。清晨时分,他会乘坐小舟,舟中还飘出诵经的梵音。 想来大师庭院里的老桂树,那桂子大概已经半掩着春天的树林了吧。
关于作者
宋代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