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寃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浦。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高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题洛神赋图诗
译文:
曹操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举世无双,他把才情传给了陈王曹植,让曹植写下了《洛神赋》。曹植在赋里寄托了高远的情思,其境界仿佛超脱了八荒之外,传说他曾亲身遇见了像洛神这样绝世的佳人。
五官中郎将曹丕你可别轻易发怒,甄氏本就是袁家的媳妇。听说甄氏出生的时候就有玉衣覆盖,就如同如今《洛神赋》里描绘的那位腰肢纤细的美人。
洛神翩若惊鸿般离去不再回头,就像甄氏在被曹丕猜忌赐死时充满了深深的哀怨,令人无比凄楚。曹操没有把甄氏这个降虏赏赐给曹彰(周公一般用来代指曹彰),还早早看出杨修知晓祸机(杨修聪慧,曹操担心其日后会引发祸端)。
这其中的意思曹植自己明明是清楚的,哪里真的是有神仙来到了洛水之畔呢。他空有那“才高八斗”的绝世才华,即便能在七步之内成诗,可又怎么能描绘出洛神轻盈的脚步呢。
《洛神赋》的文采可以和屈原的辞赋相媲美,能与日月争光,就如同《湘夫人》《高唐赋》一样让人称赞。画家笔下的《洛神赋图》把其中鬼神般奇幻的情趣都描绘了出来,就好像笔端调出了返魂香,能让洛神的形象栩栩如生。
精妙的画作和高雅的文章都是天赋技艺的展现,在展现神妙的道理和人的情感方面,两者并无差异。这份情感历经万古依然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就让我来为陈王曹植说说我对这一切的看法吧。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