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摧刚作柔随物转,妇人之仁仍可见。 风姿和味说难名,颜色与香收易变。 炎炎夏日帘影垂,玷污玉笋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金鼎夺胎尤出类,万人口腹非其对。 外丹须要内丹成,任君封树连园买。
会稽杨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也验图志信然戏作杨梅诗供作者一笑耳
译文:
### 诗歌背景说明部分翻译
会稽的杨梅堪称天下第一,其中品质优良的都产自项里。相传这里是项羽的故乡,查看地图和地方志,果然如此。我便开玩笑似的写了这首关于杨梅的诗,供作诗的人一笑罢了。
### 诗歌正文翻译
越地山上的杨梅最为珍贵美味,这里人杰地灵,正是项羽的故乡项里。
江东百姓祭祀项羽至今仍在延续,想来是因为他像舜帝一样长着双瞳子。
南方炎热的威力无穷无尽,杨梅就生长在故乡的草木之中。
你看那枝头像万点火焰般的杨梅,就好像当年咸阳城三月燃烧的大火。
项羽本是刚猛之人却变得优柔,他“妇人之仁”的特点仍能从这杨梅上看出端倪。
杨梅的风姿和味道难以用言语形容,它的颜色和香气一旦采摘就容易改变。
炎炎夏日,窗帘的影子低垂,人们品尝杨梅时,那汁水玷污了如玉般的手指和洁白的牙齿。
杨梅映照着越地女子,显得她们格外白皙,它的美味足以压倒骊山进贡的荔枝。
经过特殊加工的杨梅更是出类拔萃,世间众人的口味都比不上它的美妙。
就如同外丹需要内丹成就一样,任你买下成片的杨梅园,也难以尽尝它的独特。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